胡鹏程和他的妻子 成都商报资料图片
40岁的三轮车夫胡鹏程又埋头在家苦学了,暑假结束后,射洪街头就不再能看到他蹬三轮车的身影。已经参加了6次研究生考试的他,始终坚持报考北大、清华。前日,在射洪县城一间简陋的出租房内,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:“40岁了,如果这回再考不起,我就安心踩一辈子三轮车了。”
考了6次都没有进入复试
40岁的胡鹏程是射洪县伏河乡人,1988年高考失利后,他离开老家外出打工。1993年,已经结婚成家的胡鹏程边打工边参加自考,1997年拿到了会计专业的专科文凭。但到了海南,却干了两年泥水匠。1999年,胡鹏程回到射洪,买下一辆人力三轮车,和老婆一起当车夫,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。同时,他又报考了自考本科。
2003年,拿到本科文凭的胡鹏程远赴广东求职,谋到的却是一名废品收购员。“又苦又累,工资也非常低。”当年底,他返回老家,准备向更高学历发起冲击。
2004年1月,胡鹏程第一次考北大经济管理方向的研究生,考了300分出头,离复试线差64分。2005年,因为错过报名时间,胡鹏程没能参考。2006年,他再次参考,离复试差100来分。经媒体报道后,当地人称他为“考研勇士”。
接下来的4年里,胡鹏程年年考研,年年失利,没有一次能进入复试。“我只报北大。但从2010年起,北大不再招收经济管理方向的研究生,我就改报清华的研究生。”胡鹏程说,“最差是2010年,因为临报名前才转报清华大学,资料到手离考试只有40来天了。”
4日,胡鹏程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,现在是他最后一次报考研究生了。
“蹬三轮是个纯粹的体力活,我家自有加租用共两部三轮,单日双日都能出车。这就苦了妻子,她为这个家付出太多。”胡鹏程的妻子文丹笑呵呵地说:“没啥子,看书总比打牌喝酒好。”
“这么多年了,我一直在坚持,妻子也很支持,但任何事情都会有个结束!我已经决定,明年1月的考试结束,我就不再说考研究生这个事了。”胡鹏程说。
为什么坚持考北大清华?
对于屡考屡败的现实,胡鹏程说:“很多人劝我,全国招收研究生的大学太多了,何必非要考清华北大?”文丹也说,如果胡鹏程改报相对容易的院校,说不定研究生文凭都到手了。但胡鹏程的理由很简单:“我不愿意当第二个滕振国。”
2006年,39岁的河南农民滕振国考取西南某高校的研究生,就读于哲学系伦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。2009年毕业后职场碰壁,不得不回到读研究生之前的工作岗位———江苏某高校的教学楼物业管理员。2010年,曾有一家民办高校向他伸出橄榄枝,但到职不足20天便匆匆辞职。
“太冷的专业,是不适合我们这种情况的。”胡鹏程说,“我追求的是一举成功。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,将有益于今后的求职就业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