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网讯 记者曾伟实习生秦琪报道:12月1日是“世界艾滋病防治日”,当天,江西师大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和众多网友一道,自发组织前往南昌市第九医院探望防艾护士长胡敏华和“秋梅”等艾滋病患者。
在病房,同学们纷纷围绕在防艾护士长胡敏华身旁激动不已。据介绍,早在十年前,由于缺乏对艾滋病的了解,人人都谈“艾”色变,艾滋病患者受人歧视,而护理艾滋病的护士同样也被“敬而远之”。在那时,要成为一名护理艾滋病的护士何其需要勇气!然而,奔着对护理事业的追求,为了护卫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健康,2001年,胡敏华毅然接受了艾滋病门诊第一任护士长的重任,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,她与艾滋病患者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艾滋病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不光彩的疾病,加之其不可治愈性,人们对那些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都有排斥心理甚至歧视。凡此种种使这个特殊的群体想方设法遮盖自己的病情,他们悲观、绝望,拒绝与人沟通,甚至产生逆反和报复心里,这就使得护理工作难上加难。
然而,胡敏华从未放弃这些病人,在她心中,他们都是受害者,健康的人类有义务帮扶这群深陷沼泽的迷途者!她真诚、耐心地对待每一位艾滋病患者,为他们讲解如何养护身体,如何预防机会性感染,鼓励他们坚强地迎战现实,快乐度过每一天……
今年11月8日,胡敏华护士长微博上的一则写给秋梅的电子日记《致秋梅——写给艾滋病人的一封信》被网友转载到论坛后立即受到网友热议,大家纷纷对文中的艾滋病患者投来关注的目光,对护士长给予的无私关爱表示了由衷的赞赏。
据了解,胡敏华文中的所提到的“秋梅”今年34岁,她的经历曲折苦难,可以说是众多艾滋病患者的一个缩影。秋梅婚后没过多久,丈夫就因为吸毒常年不归家。生活虽艰苦,因为有一对儿女陪伴,秋梅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期盼。可是,2007年意外出现了,2岁的儿子全身皮肤溃烂最后死亡。紧接着的2008年,打击再次来临,8岁的女儿突然发病死亡。经过几番打击,秋梅有了求死的念头,她开始放弃治疗。
11月7日被邻居发现晕倒在房间里,便立刻拨打120将其送到了南昌市第九医院接受治疗。入院时,秋梅已是奄奄一息。在抢救过程中,对生活几近绝望的秋梅曾几次三番地拔去针头,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尚且年轻的生命。此时,护理秋梅的胡敏华护士长多次联系其家人,希望他们能够给予秋梅最需要的家庭温暖,在胡敏华的一再催促下,秋梅的婆婆和姐夫才先后来到医院,尽管家人交纳的医疗费相当有限,但为了保证秋梅的治疗,医院为秋梅开通了“绿色通道”。终于,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和体贴入微的呵护下,秋梅开始接受治疗,身体状况也好了许多。
今天,众多热心网友和读者自发组团前来慰问秋梅,让秋梅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。为了鼓励秋梅,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“蓝心”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带来了送给秋梅的手工艺品以及募捐来的善款。一位名叫涂蓉志愿者告诉记者,当她在网上浏览到《致秋梅》时,泪流满面。秋梅真的很可怜,她遭遇了这个世界最重的痛!如果不是她那双儿女的夭折,说不定她还会有活着的勇气。
|